同之前的文件相比,《意见》“新”在哪儿?着重解决什么问题?未来职教改革将从何处发力?如何保障职教改革落实?就群众关心的这些问题,12月2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的有关情况。
直击痛点难点,明确工作重心
“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教育’,也不是‘低层次教育’,更不是‘淘汰教育’,而是特色鲜明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的发言掷地有声。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职业教育政策。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蓝图。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发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今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又将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上升到立法层面。
职业教育政策愈来愈明确有力、高屋建瓴,从顶层设计上彰显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如今,《意见》重点关注“如何看职业教育”“如何干职业教育”和“谁来干职业教育”,直击改革实践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判断,极具理论与实践价值。
“《意见》重申了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这对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消解职普分流带来的教育焦虑有重大作用。”陈子季说。
数据显示,近年来,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幅增长,中职、高职学校每年为国家培养约100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下一步,如何优化职教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此,教育部将持续推动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由“谋业”转向“人本”,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服务场域由“区域”转向“全局”,发展路径由“分类”转向“协同”,办学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办好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个方面。天津市教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委主任荆洪阳表示,要坚持以用立业,实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
“一体、两翼、五重点”助力职业教育改革
《意见》提出一系列深化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总体概括为“一体、两翼、五重点”。省域、市域和学校共同形成改革合力。
“一体”,即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是改革的基座。具体来讲,就是要围绕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和重大战略,选择有迫切需要、条件基础和改革探索意愿的省(区、市),在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等方面改革突破,以点上的改革突破带动面上高质量发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优化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生态。
“两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改革的载体。一方面,支持省级人民政府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联合体,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有效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优先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
作为“行业龙头”,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产教融合的企业典范。中车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王铵介绍,集团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
“五重点”,即围绕职业教育自立自强,设计的五项重点工作,分别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和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五项重要工作。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近年来,职业教育专业紧跟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结构,全国职业学校共开设1300多个专业,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快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越来越高。我国职业教育从政府主体走向多元参与、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
狠抓“点、线、面”落实,深入推进改革
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需要增强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共识、攻坚合力。那么,要如何建立以部省协同推进机制为核心,央地互动、区域联动、政行企校协同的改革新机制?
对此,《意见》强调创新体制机制,从完善管理体制、投入机制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支持有基础、有意愿的地方先行示范,打造样板。教育部将从点、线、面三方面入手狠抓落实。
首先是点上突破,支持有基础、有意愿的地方先行示范,打造样板。“2023年初,先选择10个左右省份,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一省一案’编制落实方案,‘一省一策’给予差异化支持,‘一省一台账’逐项推动落实。同时,梳理经验、总结规律,形成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工具箱’并推广应用。”陈子季说。
其次是线上提升,围绕办学能力的关键条线,推出一批关键政策和重点项目。一方面,围绕前面提到的“五项重点工作”,分别推出专项工程计划,推出一批引领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国家级项目,树立标杆、打造品牌。另一方面,针对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地方“不敢碰”“不好讲”的难点,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引导基层大胆试大胆闯。
再其次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用好《意见》的政策红利。在机制上注重考核,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组织上注重创新,支持地方建立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机构,整合相关职能,统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集聚教育、科技、产业、经济和社会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和经营管理者等,成立专门组织,承担政策咨询、标准研制、项目论证等工作。在制度上注重激励,比如,企业举办的非营利性职业学校,可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生均经费等相关经费标准和支持政策给予适当补助,等等。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硬件条件是基础,资金投入是保障。”欧晓理表示,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方面,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集中支持优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方面,积极将优质职业教育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储备范围,鼓励引导地方政府安排专项债券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金融服务方面,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渠道,及时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职业教育项目。
兰州新华紧跟国家政策,着力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水平,不断为社会输出就业型优秀人才,选择一所好学校,选择一个好未来!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8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