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懂:什么是 “双高计划”?国家政策核心要点解读

  “双高计划” 即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是国家为破解 “就业结构性矛盾” 与 “技能人才短缺” 问题推出的重大战略。

带你读懂:什么是 “双高计划”?国家政策核心要点解读

  2019年1月,国家正式启动 “双高计划”—— 中国特色高水平学校和专业建设规划,首次提出打造 “高职教育国家队”;

带你读懂:什么是 “双高计划”?国家政策核心要点解读

  2025年4月,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同时将 “双高计划” 升级为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中央财政投入超800亿元,重点支持对接产业需求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现 “技能与学历等值、职业与学术互通”。

带你读懂:什么是 “双高计划”?国家政策核心要点解读

  这一政策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国家层面的资源倾斜,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深度融合,培养 “既懂技术又有学历” 的复合型人才,既缓解企业 “用工荒”,又为青年开辟 “体面就业、快速成长” 的新通道。正如政策文件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都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

带你读懂:什么是 “双高计划”?国家政策核心要点解读

  新双高计划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5—2029年)的通知》(教职成〔2025〕1号),标志着新一轮“双高计划”的正式启动。

带你读懂:什么是 “双高计划”?国家政策核心要点解读

  “双高计划”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其总体改革任务始终围绕着思政育人、产教融合、智慧教学、智慧校园、职教出海五个方向展开。首轮“双高计划”重在“提升水平”,通过5年建设,显著提高了职业院校的基础办学能力。在此基础上,第二轮“双高计划”进一步“建设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思政育人体系、产教融合共同体、“五金”建设体系、数字化教学生态和国际化发展格局,推动职业教育迈向高水平、高质量的新阶段。两轮“双高计划”一脉相承,既体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连续性,又展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带你读懂:什么是 “双高计划”?国家政策核心要点解读

  新双高政策总体要求:
  新“双高”政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其核心目标是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与国家战略布局、重点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新双高九大改革任务: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教育贯穿全程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新 “双高” 计划把这一点放在首位。通过健全思政育人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利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案例和红色资源,创新育人方式,拓展育人空间。同时,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机制,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让学生不仅有过硬的技术,更有高尚的品德。
  2、 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打破壁垒,协同发展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关键。新政策鼓励利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载体,集聚各方资源。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共建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平台,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这不仅能让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贴合企业需求,还能促进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形成教育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3、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专业群建设紧扣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企业核心岗位。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扩大中高、中本、高本衔接贯通培养规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升学和发展路径。同时,注重专业群的动态调整,快速响应产业变革,确保培养的人才始终是市场急需紧缺的。
  4、建设一流核心课程:聚焦实战,提升质量
  校企共建课程开发中心,邀请企业大师、学校名师和教育专家共同参与。对接企业实际岗位标准,更新课程内容,开发新课程。运用多样化教学场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热情。创新课业评价方式,加大企业评价权重,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学到企业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5、开发优质新形态教材:紧跟时代,创新形式
  新政策鼓励开发 “活页式”“工作手册式” 和数字教材。以真实项目、案例为载体,让教材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引入企业资料,丰富教材内涵,同时利用数字资源,增强教材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严格的教材审核制度,确保每一本教材都是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6、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汇聚精英,提升实力
  一方面,引导教师传承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另一方面,创新企业人员聘用机制,吸引大国工匠、技能大师兼职兼课。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让教师深入企业锻炼,参与生产运营和技术创新。通过 “教师教学档案袋” 制度改革和组建产教虚拟教研室,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
  7、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虚实结合,强化实践
  整合多方资源,建设场景真实、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利用 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数字远程实训平台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创新运营和成本分担机制,开发推广生产性实训项目,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让学生在实训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动手能力。
  8、构建数字化教学新生态:科技赋能,智慧教学
  紧跟产业数字化趋势,推动专业群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全过程,探索互动式教学模式。建设智慧校园,重塑教学空间,建立师生数据库,实现教学评价数字化转型。加强新技术培训,提升师生数字素养,让职业教育紧跟时代科技发展步伐。
  9、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出国门,提升影响力
  秉持 “教随产出、校企同行” 理念,开展海外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开发国际化专业标准和教学资源,运营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建设海外工程技术学院,让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提升国际影响力。
  新双高之产教融合
  在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始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构建八大体系,推动我国教育系统从“大”到“强”的跨越,其中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价值理念便是产教融合,这基本明确了未来十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方向。

带你读懂:什么是 “双高计划”?国家政策核心要点解读

  从“双高计划”的发展历程来看,产教融合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首轮“双高计划”中,“产教”一词出现了4次,而在“新双高计划”中飙升至12次。这不仅体现了政策的重视程度,更反映了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中的全面渗透。
  “新双高计划”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支持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先行先试,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政策。
  有学者针对“双高计划”建设成果展开研究,在党建思政、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7大类别 共76 项标志性成果中,对27644项成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197所“双高计划” 建设院校的成果占比达49.62%。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双高计划”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和重要价值。
  兰州新华“双高人才”计划特招班
  兰州新华互联网学校响应国家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特推出2025年“双高人才”计划特招班。旨在为2025年应往届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及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技能培训,量身定制的成才就业培养方案,助力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与创业。

带你读懂:什么是 “双高计划”?国家政策核心要点解读

  此篇内容搜集来源网络,若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